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例如经常被用来与“夫人”对举的“先生”一词也是尊称,但也可以用在自己的丈夫身上。
该教授举出的“阁下”、“殿下”这两个敬语确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但这是因为它们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您”。所有语言的全部第二、第三人称代词,除了极特殊的少数例外之外,都显然不能用在自己身上,这和敬语与否并没有任何关系。
“爱人”一词是现代用法,历史著作当然找不到
还没完呢。这位教授接下来又抨击了“爱人”这个词。
“还有许多人喜欢用‘爱人’称呼妻子……中国四大名著中没有一部提及它,而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爱人”指情人。”
事实上,“爱人”这个词不见于四大名著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它是一个在近代才进入汉语的日语借词。在近代,汉语从日语中借鉴了数千个词。我们今天常用的“人民”、“共和”、“社会”、“主义”、“民主”、“经济”、“肯定”、“假设”、“电话”等词,均是这一时期从日语中引入汉语的。事实上,“大学”指代高等学府的义项、“教授”指代高校高级教职的义项均来自日语。若是来自日语便不该用,不知道这位大学教授是不是要先从这两个词开始反对呢?
在日、韩、港、台,“爱人”一词(日:“愛人”;韩:“애인”)的外延确实都包括婚外情的情人。但是,这只是其外延中的一部分,绝不能以偏概全地理解为“爱人”在这些地方只当“情人”讲。日语中的“愛人”(训读:こいびと)完全可以指代一般亲密关系中的伴侣。而韩语中“애인”一词,通常指的也是普通恋人。在台湾和香港,“爱人”一词指代一般亲密关系中的伴侣的义项同样非常常见。比如在香港作家张小娴的中篇小说《情人无泪》中,女主人公苏明慧在购买画具后,“她急着回家去,把东西摊在桌子上,迎接她的爱人。”此处的“爱人”,正是指她的丈夫徐宏志。
此外,我们还需强调的是,某个词在其它语言或方言中的义项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不同是很常见的现象,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日语、韩语的地位是平等的,完全没有必要跟随它们发生改变。
每一对恋人在彼此的心中都有一个专属的称号,虽然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可是由于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其称呼也就有所不同。老公对老婆的称呼大概有这几种,快来看看你在老公的心目中处于哪种地位?
中国几千年来夫妻之间的称呼变化着实不少。
1、良人
最早时妻子称呼自己的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棱辉高大的形象,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2、郎
所以后来就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郎"多亲切的称呼啊!
3、郎君
古人认为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当时大约除了个别人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于是她们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