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作用不言而喻,老师的影响力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老师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综合农场第二生产队双语幼儿园就有一位人美心善的支教老师。她是一位哈族,叫古来霞,是小一班的老师。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我想这便是为这位老师量身定做的。古来霞老师告诉我们,她刚刚来这个班的时候,发现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活跃也非常开心。我们都知道小朋友见到新老师就像见到奥利奥,都非常开心,一进门,便被一群小朋友蜂拥而上的团团围住问东问西。可见小朋友们对这位新老师十分喜爱。但是让她吃惊的是,与所有小朋友相反的是,有位小朋友,叫刘强自己一人默默坐在班里的角落,呆呆的看着桌子,面无表情。
起初老师以为他那天是受同学欺负,所以兴趣不高。但后来她发现刘强小朋友每天都是这个状态,与其他小朋友全程无交流。后来老师就开始注意这个小朋友。每次主动找他聊天,老师发现这个小朋友的眼神躲躲闪闪的,感觉缺乏安全感。于是老师就抽空去家访,发现刘强小朋友是一位留守儿童,爸妈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老师知道了刘强小朋友的情况后心情很沉重。老师每天主动找刘强小朋友聊天,并且经常开导他,做游戏的时候老师会刻意的安排他和活跃的孩子一组。老师经常会买一些刘强爱吃的食物,让他觉得所有的人都爱着他。
后来刘强渐渐开朗了,对于古来霞老师,刘强十分信任,有时会主动找老师聊天。会把自己认为做得好的手工送给老师,而且话也渐渐多起来。现在他不再默默坐在角落里,会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
古来霞老师说看着刘强脸上的笑容日渐增多,她也觉得很欣慰。她能以自己的能力改变刘强他非常骄傲。(
011年9月1日,我有幸成了一名特岗教师,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雷山县望丰乡公统村这片热土。酷爱音乐的我,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梦想深深地播种在这片热土上,细心地浇灌,精心的培育,让她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然而,当我来到期待已久的学校——公统希望小学时,眼前的情景却让我大失所望!梦里美丽的校园居然是枯枝败叶、杂草丛生地空地罢了,花坛上种满了小女贞,但没有一点儿生气,个个都好像许久没吃上奶的婴儿,静静地睁着眼睛等待天公下一场大雨,周围的风景树,个个也垂头丧气,仿佛并不欢迎我这个远方的来客;梦里宽敞明亮的教室,只不过是刚粉刷过的墙壁,一张不大的黑板,中间摆放着并不整齐的老课桌罢了;梦里聪明礼貌的学生却是一群衣着不整齐还流着鼻涕的孩童。每当下班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脚踏凹拱不平的楼板,发出刺耳的咯吱咯吱声;抬头望望顶上的天花板、大大小小的蜘蛛网纵横交错,大大小小的裂缝别有洞天;摇摇那简易的木板床,仿佛像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向我唱歌——摇摆摇摆……此时此景,我原先火热的心冷到了极点,这难道就是我坚持选择的路吗?身为人民教师就一定要吃这么多苦吗?我的信心动摇了。
后来,有一位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跟我讲述了我们身边一位中年教师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转化了我,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故事一:百姓老师
余老师,1994年毕业于凯里师范,被分配到公统辅导区最偏僻的乌这村教学点任教,开学时间未到,他就提前到辅导区跟校长报到。可他未认识校长,也不认识这里的老师,进校园里见有两位教师的家属,认为是学校的两位女教师,就上前去问“老师好”,两位教师家属望了他一眼,脸偏瘦,头发凌乱,身穿半旧的夹克,脚打塑料凉鞋,裤脚挽得老高老高,就认为是学生家长来给孩子报名的。弄了半天之后,这两位教师家属才去跟校长报喜。新老师来了!新老师来了!后来,我好奇地问校长是否有这么一回事,校长庄重地说:余老师因家庭负担过重,从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不修边幅,但知识广博,教学经验丰富,许多学生家长都称他为“百姓老师”。
故事二:申请不调动
余老师在乌这村教学点任教,一晃就是五年。那里交通闭塞,从他家到学校,需步行近两个小时,当时那里不通电,余老师白天上课,晚上点着煤油灯备课、批改作业,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认认真真,教学效果特别的好。
当他在那里工作到第四个年头时,辅导区领导有了把他调到辅导区来任教的意图,他知道后,打了一纸报告交到了当时任辅导站站长的杨箭老师手里,杨箭站长打开他的报告看了看,内容竟是要求不要调动他,让他继续带这批学生读完三年级,杨站长被打动,大笔一挥“要求不高,同意不调动”九个龙飞凤舞的草体字。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