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早上5点半起床,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蹦蹦”三轮车,然后搭乘公共汽车,赶到省城的时候,已是中午12点了。初秋的西安仍然很热,马老师额头的汗水几次流进眼睛,揉一揉,简直像哭过一样。他摘下湿漉漉的眼镜,向一位警察打听到体育馆的位置,就直奔书市而来。
老师今天随你怎么弄 怕把老师奶头弄断
马老师从乡下辗转赶到书市,是想看一眼他的学生石旋。
马老师在乡中学教书几十年,一辈子也没有奋斗到县中去,但马老师在乡中学教出的一个学生石旋,却是他一辈子的骄傲。他曾是石旋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他偏爱石旋,料定石旋是可造之材。果然,石旋凭着在乡中学时的扎实基础,高中、大学一路读过去,十年之后成长为省内一位知名作家。
成了知名作家之后的石旋,马老师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只是经常在报纸上和广播里看见、听见这个名字。马老师已退休多年,早已过了亲眼一睹名人风采便可幸福好长时间的年纪,但他却一直顽固地存有一个愿望,就是能见一见石旋,真切地看到他的模样。因此,当省台作为重要新闻播出全国书市于9月12日在西安举行,石旋届时将与读者见面并签名售书的消息后,马老师兴奋得直拍大腿,立即做出决定:赴省城。他要在一个预想中的喜剧场面见到石旋。他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远远地,马老师看见了昭示石旋又出了一部力作的横幅。马老师急切地排在馆外广场上购书的人群里,在售书桌前买了一本石旋的书。他打开它,哗哗地翻着,心头禁不住一阵激动。他被人群推拥着,朝馆内石旋签名的地方移动。他突然有许多话要对石旋讲。他原打算看一眼石旋就行了,可他心里涌上了许多事,不管石旋是否还记得它们,他都要对他讲一讲。
那个星期二清晨,起床铃响过之后,他冲进了石旋他们的通铺宿舍。他已经警告过石旋,初中三年非常关键,必须改掉睡懒觉的毛病。不下苦功学习,肚子里没货,到头来只能徒有一副美丽皮囊。他看见石旋平展展地躺着,吼了一声,抱走了石旋的衣服。他用绳子把石旋的衣服吊在了教室外头的树上,又返回宿舍,对着光溜溜的石旋,把他羞辱了一顿。这是石旋念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事……体育馆内乱哄哄的,人头攒动,热浪袭人,马老师浑身已经汗淋淋的了。从晃动的人头缝隙,马老师看见了“石旋签名处”几个字。他想对石旋说,那一次他本来想揪起他扇一个耳光,希望能把他扇醒,结果却抱走了他的衣服。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有点不对头,不妥当,可人在焦急和愤怒的时候是很容易犯糊涂的。
人群像波浪一样,一忽儿就来一次涌动。马老师如同插在人堆中的一个木橛子,身不由己,有一种被裹挟的感觉。他眼睁睁看着离那签名处近了,一下子却又远了。但越是这样,马老师就越高兴,石旋真的是名不虚传,喜欢他的人竟如此众多,争先恐后啊。
马老师终于看见了石旋。他看见了石旋狮子一样的头。他没有看见石旋的脸。他想往下蹲一蹲看到石旋的眼睛,但他知道他做不到这一点。石旋依然没有抬头,只用沙哑的嗓音说:“尊姓大名?”马老师喉咙发干,张开嘴刚说了一个“马”字,人群的又一个波浪推过来,把他甩到了另一边。马老师两腿发软,明显感到力气不济。他不可能再回到桌前了,他当然不知道石旋那一刹那间曾用惊异的目光搜寻过一个人的背影。
马老师退出体育馆,悲伤而自责地顿着脚。过了很久,马老师的耳朵忽然竖了起来,因为广播里传出这样的声音:“石羊乡中学的马秉光老师,请您不要远离书市,您的学生石旋十分钟后在东侧的花坛找您,他有一肚子话要对您说。”
那时候,马老师正疲惫地坐在一处有阴凉的台阶上啃一块面包。他听见了广播,停止了咀嚼,慢慢摘下眼镜。他摊开手掌擦眼睛:这回不是因为汗水,而是因为眼泪。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绵延着黎母山脉。黎母山下,奔流着大边河。大边河上没有桥,北岸三个村庄的人们世世代代靠涉水出山。河之南,立着简陋的湾岭镇大墩小学。
1976年9月1日,是海,南湾岭镇大墩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也是王文周成为大墩小学民办教师的第一天。他发现河对岸高田村和高湾村有三个孩子没来报到,中午的时候,他趟过齐腰深的河水,湿淋淋地去孩子家中询问缘由。
老师今天随你怎么弄 怕把老师奶头弄断
“我们也想让孩子上学,可是例河不安全。”家长的理由只有一个。21岁的王文周沉吟片刻后,昂起头说:“这样吧,我来接送他们上学!你们相信我:只要我在,孩子就不会出事!”
王文周自己也没料到,这一承诺会是那样沉重,沉重到要用一个人半辈子的时间来兑现。这位月工资只有3元的黎族民办教师,开始了他33年以背作桥的生涯。
1984年,同样是民办教师的黎族青年王升超成了王文周的同盟。他说:“文周老师承诺做到的,我也一定会做到!”
2009年2月23日,在两位老师接送学生达33年的河边,见到这两任大墩小学的校长时,王文周已经54岁,王升超也45岁了。
王文周和王升超多少次趟过这条河,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王文周说:“你就算雨季吧,一年中只算45天,一天来去4回,每回各送10个学生,再分别乘以33年和25年。”乘出的数字令人心惊:按最保守的计算,33年,两位老师趟过大边河超过10万次!
学校每天早上七点半上课,七点整,王文周和王升超就会分头来到高田村、高湾村和搭择村的河口,把没有家长送的学生背过河来。中午放学后,背孩子们回去——学校条件差,没有食堂。下午两点再接,四点半再送。
水深的时候,两位老师一天得换四次湿衣裤。水浅的时候,衣服湿得不太厉害,他们就穿着半干半湿的衣服给学生上课,直到靠体温把衣服暖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