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两位王老师背过了两代人,背大了几百人。
冬天是大边河河水最浅的时候,孩子们原本可以自行过河。可是,冬天反而是最让两位老师痛心的季节。
王文周说:“你想啊,几摄氏度的水温,踩下去,冻得刺骨啊!反复浸泡,不需几天,孩子的双腿就冻裂得像蟒蛇皮一样了。低年级的教室里,常常是一边上课一边传出哭声,小孩子疼得受不住。”
两位老师只好继续背孩子们例河,结果是,两位老师的腿冻成了“蟒蛇皮”。太阳一照,鲜血从裂痕中冒出来,痛得更厉害。可是,他们笑了。因为,孩子们的哭声听不到了。
2月底,是大边河最宁静美丽的季节。王文周笑得满脸轻松:“水浅了,不冷了,大孩子可以自己过。我们只要掩护就行。”
其实,在大边河里,每一步都是嶙峋的乱石,每一步都有被青苔缠住的荆棘。20米宽的河道,需要27分钟才过完,到达对岸时,双脚总会多处被割伤划破。常人无法想象33年10万次趟过它该是怎样一种痛!
在河水中走过10年后,王文周落下了关节炎,可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背学生过河。
令人欣慰的是,大墩小学历年学生入学率均达到99,8%。更令人动容的是,两位老师在河中经历过无数次生死攸关的险情,却从未发生过一起事故。
雨季来临,河水常常涨至10多米。这时候,他们只能靠自创的“交通工具”,木头、木盆、自扎的竹排、大号塑料壶和废旧轮胎统统用上,让学生趴在上面,推着游过河去。
大边河是王升超的媒人。24年前,一位名叫陈海霞的女青年到高田村访友,回家的时候被骤涨的河水拦住了,坐在河边呜呜地哭。正在送学生过河的王升超见了,二话不说把她背过了河。两年后,女青年成了他的妻子。
王升超的家原本也在河北岸的高田村,与学校隔河相望。2004年,他捏着几十年的全部积蓄一万元,下决心在河南岸建房子。尽管建的是三间平房,他还是欠下了4万元的巨债。
陈海霞为了让丈夫安心教学,毅然扛起了生活重担。家里3亩槟榔、3亩稻田、2亩花生和木薯、1000株橡胶、200株红心橙,外加8头大肥猪,都靠陈海霞一人打理,只有割稻、犁田才让丈夫帮忙。
而在王文周的家中,找不出一件价众袁过百元的物品。给他们夫妻和两个孙子拍照的时候,他坚持要站在建了29年的土房子外面照,这样,使他的家看起来要体面一些。
这么多年来,两位老师背学生过河,从来没得到过一分钱报酬。他们常说:“自己心甘情愿的,要什么报酬呀?”
正因为有这样的胸怀,如果有人记得他们,他们会由衷的分外感激。
有一次,王升超送孩子们回家,当他把最后一个孩子送上岸时,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回家,而是站在河边朝他挥手,直到他上岸,他们才一溜烟跑远。
孩子们也在担心老师的生命安全啊!那一刻,王文周觉得好幸福、好温暖。他感动得哭了,泪水怎么也止不住。
河对岸的孩子们是多么渴望有一座桥啊!
而事实上,王文周和王升超用他们并不结实的脊背,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桥梁。
有一年初秋的一天,王文周背着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过河。走到河中央,那孩子的书包没拿好,突然掉到河里,孩子一急,一骨碌从老师背上跳下来要去抢书包。王文周本能地一反手把孩子抓住,可书包却被河水冲走了。
过了河,王文周把那孩子痛斥了一顿:“你的小命不要啦?”孩子抽抽噎噎地说:“老师,书包也是我的小命!我要读书!”王文周心头一震:一个刚刚踏进小学校门的学生,却能把书视作自己的命,这就是山区的希望啊!他紧紧抱过孩子,热泪盈眶。
王文周和王升超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们会盼来一座真正的桥。两位老师的事迹传开后,全体海南人被深深感动了。在有关领导的过问下,从大墩小学通往高田村和高湾村的高架桥就要动工了。
2009年2月24日,一位香港企业家为学校捐款10万元,希望为学校修建食堂、图书室和围墙,并改建操场和厕所。他还带来了130套课桌、10套办公桌椅、6张讲桌、110套书包和文具。
王升超作为一校之长,穿上了他最好的20元的衬衫,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并安排人放了10万响的鞭炮,来表达全体师生的感激。客人眼睛湿湿地说:“该感谢的不是我,而是两位王老师。我们所有人都要感谢他们!海南要感谢他们!中国要感谢他们!”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