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和做营销,营销实际上搞的是人事,魔脾气玩心理。许多事情深陷其中,但是难以无视。他大学毕业进入营销行业不久,还是学徒,所以时间、身体、脑力都在付出代价。
他身边不缺少漂亮女孩子。跟刘小路见面,纯粹是糊弄他老妈。他老妈在市里一家老牌购物中心卖了二十几年的服装,所以恨不得孙辈的基因里少几张钞票多几本书页。看刘小路跟儿子一样本市、三本经济类专业、工作半斤八两,又漂亮、大方,尤其那一种天塌下来都没事儿的静气,让她十分满意,觉得刚好补儿子浮躁的短。以她几十年察人观色的经验,第一眼就相中了照片上的刘小路。
他妈妈一手拿着胡萝卜一手拿着大木棍子,对他说,“黄小和我告诉你,这次不见,不好好跟人家交往,以后你别再拿着老娘的钱去什么酒吧鬼混!”
这是什么话?黄小和想笑。
黄小和觉得见刘小路是给了老妈脸面,可是见了漂亮得跟东北白桦林深处刚伸腰的树一样的刘小路,就开始感谢他老妈了。仨月,每月总有那么几天不舒服,那是因为想见刘小路。
因为,除了漂亮,刘小路也从森林里带给他不少清风。她家超级有文化,而他家也算有钱。如果真的如了老妈的愿,岂不几全其美。
不过,他真的能接受她吗?
比如,让他那么好奇陌生的话剧。
陪她看过几次,每次刘小路坐第一排,刘小路说,“黄小和,我没别的爱好也不会太花什么钱,但有一点,看话剧我要最好的位置。”
有一场叫做《那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刘小路坐在第一排正中间,用目不转睛形容一点儿不夸张,笑啊抹泪啊拍手啊,动作表情似乎完全是为这个剧配套用的。
刘小路说,“你要把心沉进去。”
他嬉皮笑脸地问,“怎么沉?”
他问的是心里话,看过几次,他就觉得话剧不也是演戏吗?跟白天和客户谈判有什么区别?舞台上,几个人,故意做作,夸大其辞,用长篇大论、几个手势动作、简单道具,加上时下流行的几个桥段,就打算让人折服,如果是生活,门儿也没有吧。再说了,话剧里讲的故事可能发生吗?现实中是不是男女主角早就各奔蜜巢了?
剧场里看的是精彩的别人,酒吧里要的是自己的精彩。剧场里默默无闻是修养,酒吧里要有气场。你去一次剧场,剧场是剧场,去两次,剧场还是剧场,而你顶多算是个话剧控而已。酒吧就不一样了,去一次,酒吧是酒吧,去两次以上,酒吧就好像是你的了似的,酒吧里的小妹挺着胸拖着臀直往你身上扑。不但在酒吧里扑,第二天还要电话追个不停,但是绝不烦你,如果你发点脾气,跟一根头发掉地上一样吧,酒吧里的小妹也会当成地震。那种壕的感觉,惊天动地不是?是不是跟虫子一样白天怕太阳晒,钻在骨头缝里睡大觉,傍晚时分就醒了盹,晚上就颐指气使控制他的全部?
堂而皇之把小妹带回家,男女朋友,都是20出头,岂不也很正常。老妈并没有说什么,甚至并没有问什么,连一声叹息也没有。
即便与刘小路交往以后,他每天都会认真地想一会儿刘小路,只是一会儿之后,就认真地把认真地想的事忘掉了。当然腻烦了酒吧小妹的大肉,刘小路这样的青菜萝卜也开胃不是?
另一个世界,各种复杂,也是世界。
下雨?不,下雨不影响天变黑啊,管不住灯光从黑白变七彩啊。晚上吃饭的时候,静音状态的手机显示好几个酒吧小妹来电,他直视着刘小路,在刘小路单调的述说里若无其事摁了电话。
刘小路变得妖娆起来,他心里说,小样,我还不知道你们要干嘛,不就是要灌我酒,要我撒钱嘛!
接连好几个电话。刘小路的眼神从另一个世界回来了,问,“有事吗?”他忙把刘小路变回来,挥手说,“没事没事,你说你说。”
黄小和细细地理过刘小路的言谈举止的外衣内里,读得懂她的意思。

男技师推油让我失控 男技师把我的腿分到最大
跟刘小路处,生活好像回到了太阳下。他有时酒醒之后也喜欢太阳下那种有条不紊的安静,可是酒吧小妹一个电话,就把虫子叫醒了,喧嚣的五彩黑夜就张着翅膀把自己掳走了。刘小路固然恍如天人,那种无声的气场倒像一个漩涡,让他找不着北了。有些恍惚不是?至于老妈想的孙子,还在几千公里外哪个地方玩泥巴还没出发呢。
黄小和也很努力地跟刘小路处。
他们都很努力。
说到话剧,他宁可听刘小路独白。刘小路骨子里都藏着文艺细胞。
说到现实生活,黄小和许多事情不能直接地跟刘小路讲。对于刘小路说的,他能接招,并且以无招胜刘小路的有招。因为刘小路所从事工作的单一性,实际上是在人事的边缘,人事那个大漩涡里,他是在里面一边呛着水一边练游泳,现在已经会狗刨了呢!
刘小路说,“单位的事她宁愿不知道。”
黄小和却也难以回应,敷衍着说,“这样耳朵清净啊。”
沉默。收音机里细小的声音播着大铁棍子医院的神奇疗效。
两个人聊天时,沉默过一定时长将埋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脆弱的信任。以他做营销动心眼的本事,为刘小路搭建自言自语的平台实在易如反掌。黄小和主动出击,扭头看几次刘小路起伏的侧影,殷勤地问,以前你说你看过什么犀牛来着?没细问你,啥意思啊?别笑我土啊?我再附加一句,你真漂亮!”
刘小路明眸一闪,把对黄小和的好感全部托付给一个字:贫!”然后,立刻把感情和注意力集中起来,用纯净亮堂的声音,开始讲《恋爱的犀牛》。
两年了,刘小路看了不少话剧舞台剧。她们剧院容纳一千多人,话剧舞台过于狭促,她喜欢去这些年一些老工厂里开发的小剧场,三五米地感受演员们的表演功力,她自身喜爱话剧的倾向加上文化底蕴,自然就把自己带到灯光灼热的舞台上,跟随演员的言行亲自演绎剧情,然后为回响满场的掌声奉献自己的热情和真诚。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