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一家人围坐在母亲身边,听着母亲费力的吐气声,一夜无言,一夜未眠,直到天明。
父亲和姐夫们张罗着去买棺材,买寿衣,为母亲的后事做准备。他就跪在母亲身边,重重的磕着一个又一个响头,嘴里一直喊着对不起,想把对母亲的愧疚与爱意都浓缩到这个简单动作里。姐姐们在外面屋子里烧香念佛,转着圈子给母亲祈福,哭腔里传来阵阵诵经声。母亲信奉了一辈子的佛菩萨,行了一辈子的善事,耳濡目染下,她们觉得这样是可以帮助到母亲的。
下午母亲醒了一次,她费力的抬起手,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想表达什么,家人都凑过去,想听清楚母亲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他站在母亲头前,母亲艰难的仰着头,那双被一层灰膜包裹着的眼睛费力的寻找着他,大概是想要看清楚他的样子。他俯下身子,轻轻的吻上母亲的额头,眼泪掉在母亲皱巴巴的脸上,掉进母亲嘴里。
后来母亲再也没有醒来过,家里的男人们被赶出了房间,姐姐们哭着为母亲穿好衣服,换上新买的蓝绿色的寿衣,戴上一顶黑色的帽子,还穿了一双黑色的鞋子。
空气像是凝固了一样,所有人都在沉默着,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是在等待着母亲的最后一次吐气,还是在等待一个奇迹,一个母亲能好起来的奇迹。很明显,期待的是后者,事实却只会是前者。
夜幕再一次降临,让这个本来就压抑的家里变得更加压抑,他不知道自己是何时睡着的,只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急忙去看旁边躺着的母亲,一动不动,已经停止了呼吸。墙上挂着的电子钟表赤裸裸的显示着几个刺眼的红色阿拉伯数字——2012年2月25日农历2月4日11:30。
姐姐们已经哭成一团,四姐因为悲伤过度已经昏了过去,父亲紧紧的攥着母亲的手,想把母亲留住,留在他们身边。
他已经听不见周围持续不断的哭喊,看不到周围手足无措的家人,眼睛里只有母亲那张苍白的脸,死死的看着,要把母亲最后的形象刻在心里。
母亲,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啊呀呀,梅前辈,你可来了。快请坐,你们两个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给前辈倒酒。”
老板安然入座,两个娇滴滴的姑娘,一人持盏,一人拿壶,满满当当的斟了一杯,放到了老板座位前面。
“前辈,这菜,八大热盘,八大冷盘,外加八样式的甜点,可是能在酒馆里尝到的最佳酒席了。前辈您尝尝。”
眼前的水鬼王,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的底细,恐怕谁也不会把他和视人命如草芥的邪道门人联系起来。
他的外表确实很有欺骗性。
消瘦身材,白晳面皮,外表俊美,一头波浪般的黑色卷发,前面一绺白色刘海。让他在俊美中平添了几份妖异。
面庞之上最引人注意的便是那双水汪汪的桃花眼,眼眶里碧绿的眼珠犹如两尾桃花潭的游鱼一般,灵动之极。

老公睡我和妈三人同床 第一次搞丈母口述 我和丈母的风流故事
薄嘴唇,尖下巴。
笑起来,让人有如浴春风般的感觉。
如此这般的长相,再加上一身华贵的绫罗衣裳。你可以说他是倚红偎翠的花花公子,天生只是来世间享乐,春风得意,浑然不知愁为何物。也可以说他是挥金如土的人宦子弟,穿梭于大街小巷,呼朋引伴,牵苍遛黄,聊发轻狂……
但他偏偏却是令冥界都头疼的凶徒顽犯。
“前辈,您听曲吗?这姐妹俩虽然不材,可是唱曲的功夫可是不俗。你们两个谁先来,为前辈献上一曲?”
“我来,我来。大人,小妹我先来献丑了。怠慢之处,还请见谅。”姐妹俩除了衣着,外貌几乎一模一样,令人无从分辨,竟不知开口的是姐姐还是妹妹。
姑娘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唱,房间里没有乐器。另一位姑娘拿了五只碗,放在面前,一字排开。碗里是水,从左往右,依次增多,最浅的第一碗,水不过堪堪盖住碗底,第五碗,水却已接近全满。双手各拿一只筷子,为其伴奏。叮叮咚咚,犹如山泉落下,扣击山岩的声音中。第一个姑娘开口了,声调悲伤凄婉,令人垂泪,竟是一曲桃花扇。
〔哀江南〕〔北新水令〕山松带草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沈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太平令〕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哰哰。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这黑灰是谁家厨灶?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何夕酒馆,白牡丹,红牡丹,唱曲本领果然名不虚传。
《桃花扇》本就悲伤沉郁,荡气回肠。这姑娘唱前来,完完全全的融情于戏,声调转换,曲文衔接,更是流畅自然,丝毫不见生涩,伴奏者,更是全程配合默契,化腐朽为神奇,只利用如此简单的“乐器”便能跟上节奏,渲染氛围,两者交相应和,让人恍惚间,真如身处金陵古都,秦淮碧波之上,妻离子散,家国乱世之秋。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