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被儿子做了七八次 和儿子晚上玩五次
夜里两点,儿子咳嗽,把我吵醒了,倒了杯水,儿子喝完安然睡去,我却再也无法入睡。借着朦胧月光,我端详儿子胖胖的小脸,长长的睫毛,思绪一下子跳到了十年以前…………
曾记得十年前,在全家人的翘首期盼中,妈妈忍着欲死的阵痛,换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正在妈妈痛的欲死不能、汗如雨下的时候,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瞬间驱走了妈妈身上所有的不适。长出一口大气,妈妈笑了。
还记得护士小姐手脚麻利,你身上的羊水还未完全擦干,妈妈便迫不及待的吵着要看你第一眼:及耳的乌发,饱满的额头,粉红的小脸儿;紧闭的小眼居然还能看到刚刚萌发的睫毛,咧成元宝样的小嘴在竭力啼哭,双拳紧握,两个小拳头在用力挥舞,仿佛在像这个世界宣告:我来了…………在那个时候,妈妈暗暗发誓,我要用我的一生来爱你!
记得第一次哺乳,妈妈按捺不住初为人母的喜悦,居然激动到浑身颤抖,不出两天,妈妈的乳头被你完全吸破,再次颤抖,是因为钻心疼痛,而怀里你,只顾用力吸吮乳汁,吃饱大睡,哪管妈妈疼与不疼!渐渐哺乳的疼痛开始适慢慢适应、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喜悦、享受甚至陶醉。哺育你一天天的长大成为妈妈的生活重心。关于你每一件事情妈妈都要亲历亲为,生怕你的哪一个“故事”,妈妈不能亲眼看到而遗憾终生。你三个月学习翻身,六个月长出第一颗小牙,七个月学会自己坐稳,十个月已经爬的飞快,妈妈这时候寸步不离,生怕一不留神你摔倒地上……
实际上,守着你已经渐渐的变成了妈妈的习惯,甚至爱好,即使你已经熟睡,妈妈也喜欢看着,我知道,妈妈是不想缺席你成长的每一个环节。
十三个月,凭儿子的能力,已经完全可以自己独立行走,可是儿子的胆子总是那么小,始终不肯迈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步。为了儿子能够独立走路,妈妈想尽了办法,用美食的引诱、用玩具欺骗、还是用语言鼓励能想到的办法我都统统试遍,可是无论怎么弄,儿子始终还是不肯松开我牵着你的那根手指。别人说你早晚会走让我不要着急,而妈妈自己却乐此不疲,其实逗弄孩子已经成为妈妈的生活最大的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招终于见效了:那天妈妈找了一支跟手指差不多粗的钢笔,把我每天牵着你走的手指换成了钢笔,我拿一头,那一头放你手里,钢笔那么短,表面看来,跟我拉着你的小手一模一样。我像平时一样拉着你走,逐渐的把脚步放慢,让你拉着我走,等你走到妈妈前面,妈妈便悄悄地松开了手里的钢笔,你浑然不知,自己握着钢笔走了好久。我没忍住偷笑起来,被儿子发现了,你先是一愣,小手拿着钢笔反复端详像是在思考什么,妈妈心里一颤,怕你会哭。谁知,儿子不但没哭,而是欢呼似的挥舞起钢笔,咯咯的笑了起来。妈妈明白了,其实再小的孩子,本能里都是向往自由的,他要向世界证明,他是强者
后来,妈妈又生了女儿,儿子做了哥哥,我照料女儿,你也跟着我“照料。”生活柴米油盐,我的洗衣做饭。记得儿子三周半的时候,妈妈做饭发现咱家盐用完了,带着妹妹,妈妈不方便出去,儿子便跑了过来,自告奋勇前去采购,儿子那么小,妈妈不放心,但也不想伤了儿子的自尊,再三嘱咐靠边行走,注意躲车,之后,你拿着钱出门了。我抱着女儿,后面偷偷跟着,你进了商店,我躲门外偷看,只见得儿子口齿清楚,表达明确,跟老板沟通毫不费劲,老板问:“小春,你跟谁来的?来干什么?你妈妈呢?”“我妈妈做饭,盐没了,我妈妈弄着妹妹出不来,我买盐!”你嗓音清脆坚定却又奶声奶气,说着把踮起脚尖,把钱递到老板手里。店里采购的人都被你逗笑了,当老板把盐装好送你出店的时候,发现了躲在外面偷看的妈妈,笑了起来:“我猜那么小的孩子你也不会让他自己走那么远吧。”
记得儿子好疼妹妹,谁说要打妹妹,儿子都会挡在前面;谁说把妹妹抱走;儿子都誓死不同意;妹妹生病打针,儿子抱着医生的腿哭着求人家给妹妹轻轻地打;妹妹半夜醒来哭闹,儿子都抢在妈妈前面说:“哥哥在这!”
时间真快,儿子到了入幼儿园的年龄。由于生日问题,你被卡了下来,妈妈好说歹说老师重终于同意留了下来,成为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每一个孩子在母亲的眼里都最优秀,妈妈相信儿子一定能适应新的环境。渐渐的入冬了,早上很冷,妈妈带着不足周岁的妹妹接送儿子感觉为难了。这时候儿子又充起小大人:“妈妈,我不用你送了,我自己去就行!”学校离家那么远,妈妈哪里放心啊!
可是看看怀里弱不禁风的妹妹,妈妈还是同意了。我对儿子提了几个问题:“学校那么远,你要怎么保证自己的安全?”对于孩子安全的教育,妈妈时时刻刻没有放松过,有由于天天潜移默化,儿子自然对答如流:“我靠着马路边上走,有车来了我先停下,车过了我再走,路上谁逗我都不理他,到学校告诉老师,回家后告诉妈妈,路上谁给我好吃的我也不吃,回来妈妈给买!”“要是人家要把你抱到车上去呢?”“我就大声哭喊、抓他、咬他,让谁都知道我不认识他,我不愿意走,如果没人救我,上了车,我就不闹了,我就听话,他光打我!到了人多的公共场所我就找穿制服的人要手机,给你打电话……”儿子自导自演,滔滔不绝,在妈妈眼里是那么可爱[亲亲]。为了让我放心,儿子又想出一个办法:“妈妈你放心吧,我自己能行的,上学路上人那么多,我找一个大的同学,跟他后面,就能安全到学校了,我不跟太近了,不打扰到他……”妈妈嘴上同意了,实际还是不放心,继续使用老办法,——后面偷偷的跟着。这样既不会伤他自尊,又能确保他的平安。农村人民淳朴,车辆也少,相对安全,几天的跟踪之后我就彻底放心了。
儿子六岁时候,妈妈鼓励你学自行车,有人说骑车危险,我不争论。其实危险处处都在,我们没有办法彻底远离,如果远离不了,那就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吧。儿子长到七岁时候,已经学会了许多基本的生存技能:骑车买菜,儿子擅长不过;接水扫地,儿子可以当做游戏;送妹妹去幼儿园,一路不会放开妹妹的小手;刮风下雨,会帮着妈妈收起晾在院里的衣服;电锅电磁炉,儿子都能熟练的正确使用;在妈妈偶尔不在家的时候,也能很好的照顾妹妹不至于挨饿。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