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一天被儿子做了七八次 和儿子晚上玩五次

时间:2019-08-10 14:17:12  来源:  作者:

  十岁之前,她叫三丫。

  农家女儿当家早,三丫穿着姐姐的旧衣衫,白天锄禾种豆,晚上纺线绩麻,日子仿佛就这样一天天无限地重复下去。

  然而三丫十一岁上,她爹突然染病身亡,弟弟年幼,她娘无力抚养,将她卖给人牙子王婆。

  从此,她有过很多名字。青楼来挑姑娘的时候,她叫嫣红。老夫人来挑抱狗丫头的时候,她叫大喜。寡妇来挑童养媳的时候,她叫淑贤……然而,嫣红被嫌弃手脚粗大,大喜被嫌弃木纳寡言,淑贤被嫌弃面黄肌瘦,王婆的脸色越来越阴沉,饭食给得越来越少,棍棒越来越多。

  这一日,有位甄家娘子来挑丫头。她隔帘看着温柔可亲,心生向往,整衣抿发,又去后院摘了朵开得正好的杏花,小心插在发髻上。

  “这是……娇杏,十三岁,又勤快又懂事的!”王婆一贯巧舌如簧,随口就诌了个名字,又虚报了一岁她的年纪,讨好的把她推到甄娘子面前。

  “夫人好!”她深施一礼,微微抬眸,满是期待。甄娘子扶她起来,上下打量,目光落到她发上的杏花上,“撩乱春风耐寒令,到头赢得杏花娇。好名字,好孩子。就她吧!”

  从此,她终于有了新的名字:娇杏。杏者幸也,仿佛杏花真的带给她好运,一入甄家,她如在风雨中凄惶的燕子终于找到了栖身的暖巢。

  入府第一天,她就打坏了一只碗,她惊慌失措的跪在地上,不知道将会接受怎样的惩罚。如果在家里,她娘肯定顺手拿个什么东西就打过来了,如果在王婆那里,怕要两天不给饭吃。甄娘子扶起她:“一只碗而已,碎碎平安。还不快去收拾啦!”

  又过几天,她不小心丢了甄娘子的花样子,凭着记忆自己画了一幅拿给夫人,心里忐忑不安,怕夫人怪罪。夫人看了,笑道:娇杏好灵巧的手,再画两幅来看。

  娇杏从没有被人这样夸过,不觉红了眼圈,心里一根弦突然就松了下来,从此饭吃得香,觉睡得好,眉眼含笑,干活越发卖力。

  这样过了一年,娇杏不过长高了些,丰润了些,人人都道她女大十八变,竟然变成了个美人胚子。街上遇到王婆,盯着她上下看了好几眼才认出她来,大叫:“竟没想到姑娘出息的这样好!甄娘子真是捡了大便宜。”

  甄氏夫妇婚后多年没有子嗣,甄娘子年近四旬才老蚌生珠,得了一女,名唤英莲,尚在襁褓之中,长得眉目如画,眉心一点胭脂痣,更衬得肌肤如雪。

  娇杏还是少年心性,最喜欢逗英莲,英莲也独爱娇杏,半夜啼哭起来,必得娇杏才能哄睡。“郎里格郎,郎里格郎,我家有个小姑娘,刮风下雨都不怕,一觉睡到大天亮。”英莲最喜欢听娇杏唱这小曲,每次都是听着这曲子沉沉睡去。

  转眼英莲已经过了五岁,每天里“杏姐姐、杏姐姐”不离口,有了点稀罕吃食,总要悄悄留给娇杏留一些。娇杏对英莲也是百般疼惜爱护,虽为主仆,情逾姐妹,就连夫人都说,“这丫头跟娇杏竟这般有缘法。”

  有一日,娇杏带着英莲在廊下玩耍,听到夫人向老爷低于:“娇杏这丫头,出落的越发好了,心性又是难得的纯良厚道,老爷不如收入房中,也好为甄家添个男丁。”老爷低声回绝:“夫人再休提这样的话,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何必耽误她人青春。过两年,还是给杏丫头寻个般配的好人家。”

  娇杏脸臊的通红,赶紧带着英莲走了出去。她从没有生过这样的非分之想,但若是能有个身份在夫人老爷长长久久呆一辈子,她也是愿意的。嫁人有什么好的?还不是像她娘一样,侍候男人,生养孩子,在公婆面前更是连丫头的体面都没有,哪里比得在夫人身边,活得更像个人!

  娇杏带着英莲到附近葫芦庙玩,小和尚见了,上赶着叫“娇杏姐姐”,拿庙里供奉的果子哄英莲玩。娇杏推脱,道:怎好动佛前的果子。小和尚笑道:姐姐不知道,近几日,庙里来了个穷酸书生,一个月也不见拿几个香油钱,吃果子的时候跑得倒快。咱们扩奉完果子,必要趁他外出卖字画的功夫吃了才好。娇杏劝他:莫笑穷人穿破衣,三年过后着裘皮,人在外,不容易,小师父且多担待些吧!

  回到家中,因中秋将至,老爷的至交严老爷来送过节礼,厨房里忙着待客饭菜。英莲嚷着要吃桂花馅的月饼,娇杏将她放到夫人房中,自去园中折取桂花。折完花方欲走时,听到老爷书房之内,有书本翻弄之声,隔窗看去,见一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拳腮。娇杏忙转身回避,心下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他定是小和尚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我家老爷倒是怜惜他的才华,说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又想人逢落魄,连小和尚都敢欺凌,夫人常说,风水轮流转,焉知此人没有翻身的时候?!这样想着,不由再三回头顾盼。

  过几日,合家欢庆中秋,果然听说老爷封了五十两银子并两件冬衣,助那贾雨村进京求取功名。葫芦庙的小和尚跟娇杏说起,满脸不屑:真真狗窝里放不住干粮,这贾雨村得了甄老爷的银两,连句辞谢的话没有,竟连夜走了。

  闲处光阴容易过,倏忽又是元霄节。原本甄娘子安排了娇杏及男仆霍启带英莲去灯市赏灯,然娇杏染了风寒,跟甄娘子告了假。依甄娘子的意思,看灯一事就此作罢,这霍启却鼓动三寸之舌,说起灯市种种热闹,只听得英莲哭闹不止,甄娘子只好由着霍启独自带英莲去了。原来这霍启对娇杏三番五次献殷勤,娇杏不肯理他,他偏要在老爷夫人面前刻意表现,将来也好有体面求娶娇杏。

  英莲去后,娇杏心中莫名不安,心知这霍启油嘴滑舌,非忠厚之人,谁知他果然惹下了塌天大祸来。

  原来,霍启抱了英莲去看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哪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娇杏虽着了风寒,守着灯火等英莲回来,一直等到半夜,还不见霍启带着英莲回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禀报了老爷夫人。甄士隐夫妇也慌了神,立刻发动了全家老小出去寻找,却见灯市已散,四街无人,哪里还有英莲的影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