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完了。他写了应当写的,写了不应当写的,所有能写的都写了。
有谁能看呢?郭子健问。
他看向那些流浪汉。他们眼神迷惘地摇着头,用脏手抓着头发。
他把笔记本放在包里,把包背在背上,把笔扔进河里。
他走到酒吧,问:“谁可以看?”
但所有人都在想,没有人回答他。
那个既看又想的男人走上前,郭子健递上本子。
他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翻开第一页还看了一眼,说:“我不能读。”
郭子健于是收好本子,拉好拉链。
他问路人:“你能看吗?”
“看什么?”
“诗。”
“什么诗?”
“就是诗。”
“莫名其妙。”
路人莫名其妙地走远了。
他走进书店,问老板:“你能看吗?”
“啊,我开书店其实不是因为我喜欢看书……你明白的,总是有人喜欢看书的,但并不非得是我。”
郭子健摇摇头。
他问正在翻阅杂志的人:“你能看吗?”

开会时被舔到欲仙欲醉 在办公室一边舔一边开会
“看?我看不见买杂志干什么?”他拿起杂志,头也不回。
“我说的是……”话语追不上背影。
郭子健于是背着他那破烂的书包走到某所学校门口。
已经十点多了。他想进去问问那些学生,问他们能不能看。
但保安说:“你来干什么?”
“问。”
“问什么?”
“问那些学生能不能看看诗。”
保安笑了笑,“我们这里可都是全市最顶尖的学生,市一中的名头没听过吗?一本率破90的,行了行了,学校不能随便进的,以后你有这种问题上网查查就行了。”
“啊,可是……”
“莫非你在质疑我们的教学实力?”保安推着他走了。
郭子健不知所谓地走在街上。
他要写诗,他写完了。
写的是诗,就是诗,什么都不是,只是诗而已。
他稍微踌躇,拿出十几年前的老款式手机,长按开机,墨色在屏幕上画出一个“3G”。
[郭子健:可以来看看吗?]
……
[曹汝沫:什么时候?]
我放下手机,继续吃我的叉烧肉饭。郭子健啊,你已经写完了吗?该写的你都写好了吗?能让人满意吗?用文字描摹出了几分形,几分意?
一看便知。
我应该还能看吧。
希望。
我起身。
……
还是那个不知道名字的酒吧。“诗酒趁年华”,冷冷清清一行标语。午后两点,正是艳阳高照时。
推开玻璃门,推开门。
冷气扑面,周遭瞬息间暗了下来,仿佛——怎么说呢——从阳间走到阴间。
十几个人分散在偌大的酒吧,幽暗的灯光照不亮面庞。没有人抬头,没有人注意,仿佛我推开的门并非实质上的存在,而仅仅是我想象中的一种象征、隐喻,因而无法以物质上的变化引起他们的关注。亦或是他们已经在自己灵魂的森林中走得太深,而外界的动静再难影响到他们。
我看到了郭子健。他双目直直地看向前方的虚无,我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也或许他在想什么,或者什么也没看什么也没想。
我坐在郭子健的面前,他才如梦初醒般一动。
……
我看着手上的软抄本。封面用黑色水性笔涂成了纯粹的黑色,深深浅浅的笔痕,无数的线条交织,点线成面。那些不能写诗的日子,郭子健你就这样消遣自己的冲动么?
一片扭曲的黑色,一片深浓的黑色,这样的黑色让我觉得邪恶。我抚魔着封面,有种滑滑的触感,让人担心笔墨沾上手指,但墨迹早已干涸,新的、旧的都成了旧的,陈年浓郁。
于是突然,我恐惧万分。仿佛一面厉鬼潜藏在封面的黑暗中,对着我露出锋利的獠牙。仿佛这是恶鬼的血盆大口,仿佛这是地狱的死亡之门,仿佛这是深渊的入口。
我的双手沉重万分,我感到害怕,我感到恐惧,我畏惧它,我不敢看。我猜不到他写了什么,但文字有重量,文字有力量,而我莫能承受。我知道翻开后,看完后,我的人生就会被硬生生扯上一条通向黑暗的道路,即使在那条路上我能望见真正的太阳。我如今沐浴在虚假的阳光里,从来没有彻骨的黑暗。我害怕那样的黑暗,我向往那样的光明。
很难寻找词语来描述我此时的感受。我的理智告诉我,不过是一些文字的排列而已,同千千万被写、印在纸上的和那些被显示在电子屏幕上的并无不同,但我的感性在害怕,我心中的那个我以为消失已久的“我”在战栗,他在颤抖,他在向往,他想伸出手,但仅仅一触,他被温室外的酷寒所惊,他害怕。
我抬起头,看着郭子健,他也看着我,深黑色的眼睛依然是深黑色,未曾减淡半分。他看着我,我却再不敢看他。我低下头。
良久,他的叹息打破了沉默:“就看一眼吧。”
我依然沉默着,挣扎着。他重复:“就看一眼吧。就一眼。”
我又抬起头。他的深黑色眼睛中滑出几滴晶莹的泪水,透明的泪和黑色的眼,两条浅浅的、深重的泪痕。
那一瞬间,我的恐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敬佩与同情。说到底,我与他曾经并无不同,尽管在路上我们都变了,但那些他所承担的,原本我也应当可以承受。我在灯下待了太久了,我成了懦夫,但我本不该如此。
他也不能永远坚强下去,不能永远用沉默面对生活。谁都会流泪,谁都会难过。 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