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发展
总是说“不要”的孩子很让家长头疼,但是更值得让家长头疼甚至焦虑的应该是那些从来都不说“不要”的孩子。从孩子出生,他们自觉是母体的一部分,七八个月的时候逐步建立自我的意识,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生活中感知自己的个体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过程,也是不应该被压抑或者被剥夺的心理感受,家长要从“叛逆”之外看到它的积极意义,让“小叛逆”合理生长。
避免讨好型人格
不能拒绝的孩子更容易长成不敢拒绝的大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讨好型人格”的人,因为从小的教养环境让他们害怕当自己提出反对意见或拒绝的时候会招致讨厌,导致长大后的他们内心缺乏自信,习惯抬高别人,贬低自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要讨好别人,不能拒绝别人,甚至是别人不合理的要求,这种性格的孩子或许很讨家长的喜欢,但是这样孩子进入社会,他们的自尊感低下,总是受人欺负,有时候“越是善解人意,越没有人真心爱你”。
而敢于说“不要”,合理的“不要”也能够被接纳的孩子就容易建立自尊自信,自我的认同感增强,更不容易压抑自己一味讨好他人。
释放负面情绪和压力
我和旺宝爸爸吵架气头上的时候,爸爸无论提什么建议我都会说“不要”,很多时候两个人吵架吵的是情绪而不是辩论大道理,一切沟通的前提就是稳定好情绪,孩子也是一样,他们的“不要”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直接粟增这些带有负能量和负情绪的“不要”,有利于疏解压抑的心理状态,所以,让“不要”再飞一会儿,给情绪一个出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