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藏西秘境阿里之行:“五色”的记忆

时间:2018-05-18 15:27:43  来源:  作者:

在离开阿里的前夜,澎湃新闻记者请报道组其他小伙伴写一段阿里之行的感受。央视网的90后姑娘惠仙以秒回的速度发过来一句话,只有短短9个字——天很蓝,路很长,地很广。相信这只是惠仙对阿里最直观的感受,更深层的记忆和感情都在她的镜头里了。

“天很蓝”也是澎湃新闻记者对藏西秘境、天上阿里的第一印象。也因为天蓝,让时常奔波赶路数个小时的报道组感到不那么枯燥和难以忍受。

湖水湛蓝的玛旁雍措湿地生态地位重要,自去年升格成“国字号”后,保护也随之升级。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圣湖玛旁雍措和“鬼湖”拉昂错也蓝得更为晶莹剔透,像两颗蓝宝石镶嵌在苍茫大地上。阳光照下来,湖面闪着光,不能看得太细,会刺到眼。

玛旁雍措位于青藏高原西南的远离海洋、缺少森林的高寒干旱区,是地球上高海拔地区淡水储量最大的高寒内流湖泊,也因孕育了著名的恒河、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和雅鲁藏布江而被称为“世界江河之母”。

不过,如果你只看到玛旁雍措的美和神秘,说明还不够了解它。它还是一处国际重要湿地,是高原生物的基因库,400余种生物栖息或生长于此,也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生态地位非常重要。

2017年7月,玛旁雍措湿地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玛旁雍措和拉昂措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生存于其中的水生、陆栖生物。

这么重要的湿地,对它的保护也成为当时农牧民的一件心头大事。出生于1988年的白玛旺杰是一名玛旁雍措湿地的专职管护员,春夏秋三个季节里,他会和其他管护员一起每天到湖边巡逻,认真做好记录。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