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失真与调控僵局

数据的失真普遍存在于广东的核心城市,新建住房和二手房价格倒挂最有说服力的案例莫过于6月22日开售的深圳华润城三期。该盘推出741套可售房源,价格区间在7.5万元~9.3万元/平方米之间,而周边二手房的挂牌均价已经接近11万元/平方米。因此,这批房源吸引了大量深圳市民的关注,最终的诚意登记号达到了6776个,中签率仅10.94%
据估算,买到华润城三期190平方米的一套房,相当于到手就可赚到500万元。不少买家甚至直言抢房就是为了投资。这显然与“房住不炒”的调控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广州是限价最为严格的一线城市,因为市场反应慢,在2016年国家对各大热点城市提出房价控制目标时,广州的房价刚刚步入启动阶段,因此,广州的房价控制目标被定格在1.6万元~1.7万元/平方米的区间,但此后广州房价迅速进入补涨通道,大部分在售项目的价格已经是房价控制目标的数倍。为了达成控房价的任务,限价、限签等非市场化的手段被地方正府广泛运用,造成大量已成交的商品住房无法网签。按照克而瑞广州首席分析师肖文晓的估算,目前广州800多万平方米的库存中,至少有100多万平方米是已经卖掉但暂时无法网签的。
有知情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广州调控的天平正在失去平衡,限价、限签的后遗症逐渐暴露,某个开发商今年年中有2000套房子收楼,但其中4成还没网签,随之产生的回款问题,客户的入住、子女入学矛盾已经开始激化。限价、限签也很容易成为开发商捂盘的利器,有在售项目因此捂了两年盘,坐等区域规划落实后才推出销售,楼价翻了一倍。
迫于种种压力,地方正府不得不对调控措施进行局部调整。“近期增城的备案价从1.3万元/平方米放松到1.7万元/平方米便是个信号。下半年,这些违背市场规律的措施还有可能继续调整。”肖文晓表示。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