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事件点评

朱熹大家为什么恨他 朱熹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时间:2018-11-13 15:39:48  来源:  作者:

  《小学》之教,使女子与男子一样从小在思想上接受儒家仁义礼智之道,日常中修习女事、积累女功之技能,自幼培育妇德、妇道之涵养,为修身、齐家打基础,将来长大成*人,不仅受用自身,还可以抚育传授后人。因此,看似只受之于童蒙的教本,其实对于补益社会教化、正兴风俗,蕴含着久远的意义。

  《小学》读本的编撰也有疏漏之处。有学生问:“《曲礼》‘外言不入於阃,内言不出於阃’一段甚切,何如不编入《小学》?”朱熹回答:“此样处,漏落也多。”又说:“《小学》多说那困敬处,少说那防禁处。”[⑨]看来朱熹对自己所编的《小学》不太满意。朱熹曾刊印过《女诫》,但他对《女诫》也不满意。为此,他在与门人刘子澄的信中说:

  向读《女诫》,见其言有未备及鄙浅处,伯恭亦尝病之。间尝欲别集古语,如小学之状,为数篇,其目曰‘正静’,曰‘卑弱’,曰‘孝爱’,曰‘和睦’,曰‘勤谨’,曰‘俭质’,曰‘宽惠’,曰‘讲学’。[⑩]

  从这八个方面,我们可以解读到朱熹理想的整体女教观,其中“正静”为女教之首选。朱熹在与门人的对话中多有关于“守静”的论述,譬如:“人生而静,天之性”,[11]“静,便养得根本深固,自可致远。”[12]“仁义中正,而主静。”[13]等等。朱熹编集这套女子教本的理想虽然未能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所设置的篇目构架了解儒家先贤的女性观,解读他们对女性教育的价值取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