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朱元璋的性格与他的江山 朱元璋如何打下江山

时间:2018-05-24 17:10:59  来源:  作者: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号大明。大明的建立标志着汉人王朝的再度复兴,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说是承继汉唐的使命。但是从明朝的整个统治来看,大明不像汉唐,也不像宋,撇开清朝来看,大明仿佛突入人群里的骆驼,格外的扎眼。

  明朝与之前朝代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那一套极端的专制的体制。在明以前,虽然汉唐这些封建帝国都是建立的君主专制,但都没有明朝这么强势。明以前的帝王虽然拳力很大,但仍然受到贵族和整个人僚阶层的制约,不敢随意妄为。然而到了朱明和以后的满清,皇拳才算真正的君临天下,霸阖寰宇,无人再可以挑战皇拳。

  追溯明清两朝500多年的专制正治史,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源头,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一手设计了明朝的正治制度,通过废丞相,设锦衣卫,文字狱,人肉消灭,打造了一个严密血腥的专制皇拳正治体系,然后清朝也学过去了。我们可以这样说,朱元璋以一己之力主宰了今后数百年的历史。

  朱元璋的性格与他的江山 朱元璋如何打下江山

  那么为何朱元璋要设计一套如此严密的极端专制制度呢?为什么是他?这些,我们必须要从朱元璋身上找答案。我们不可否认,朱元璋的独特性造就了明朝独特性,整个明初的正治制度深深反映了朱元璋那特别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对于朱元璋这类的大人物而言,性格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

  心理和行为密不可分,人类任何行为都受到心理影响和支配,总具有一定心理成份,同时个体的心理也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人的所做所为无不打上其心理因素的烙印,尤其是性格特征的烙印。

  性格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的形成受到遗传、环境和自我教育的影响。

  朱元璋的出身在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绝对可以说的上是倒一,历朝历代那么多开国皇帝,出身平民的就他和刘邦,但是刘邦起吗也是亭长,不用担心吃不饱饭饿死,还可以去赖酒来喝。但对于朱元璋来说,能有个温饱就不错了。

  朱元璋的性格与他的江山 朱元璋如何打下江山

  朱元璋出身于当时安徽凤阳的一个贫穷的小乡村里面,父亲朱五四,而朱元璋当时的名字叫朱重八,一听这名字,我们就可以猜到朱家当时的情况。从很小朱元璋就必须学会劳作,帮助家里干农活,就是这样充分的开发劳动力,朱家也只能混个温饱,这还是不断的搬家才得以保证的,巨大的人口增长,使得土地越来越不够用。而不断的灾害又不停的驱赶农民,自朱元璋出生到他16岁出家,整个朱家就搬了三次家,终于到了第四次的时候,他们遇到瘟疫,瘟疫夺走了朱元璋父母以及兄弟们的生命,只留下他和二哥几个人。朱元璋无奈出家,然后又被寺庙赶出来,流浪讨饭三年,最终投军才终。

  纵观朱元璋的一生,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那就是“苦难”。经历过苦难的人要么被千锤百炼,变得坚韧、勇敢、节俭、机智等等,要么变得冷血、干猾、残忍。恰巧的是朱元璋都有,正面的性格在他夺取天下的时候被无限放大,因为天下未定,他必须懂得隐忍。但一旦天下安定,乾坤一统,朱元璋就开始释放他性格中一直被隐藏的负面因素。

  从朱元璋负面性格中迸发出来的第一个就是自卑,自尊是人的高级需要之一,它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可能转化为自卑;而长期的自卑又进一步强化了自尊的需要,使自尊满足的驱力更加强烈,也使自尊心更易受到伤害,由此进一步加剧了自卑。朱元璋的性格即是如此。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开国君主,朱元璋的自尊理应得到满足,但是,早年那种寄人篱下、遭人白眼的生活经历却使朱元璋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