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     乐趣不论平凡还是不平凡,只属于感觉到的人。   《笑忘录》     为了医治我们自身的可悲,比较常见的药方是爱。因为绝对的被爱的人是不可悲的。……绝对的爱实际上是追求绝对同一的愿望。   作家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年4月1日生),捷克裔法国作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1975年移居法国,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魔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   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曾获得六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作品年表   小说   《玩笑》(1967年)   《好笑的爱》(短篇小说集,1968年)   《生活在别处》(1969年)   《告别圆舞曲》(1976年)   《笑忘書》(又譯《笑忘錄》)(1978年)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年)   《不朽》(1990年)   《慢》(1995年)   《身份》(1998年)   《无知》(2000年)   《庆祝无意义》   文学评论   《小说的艺术》(1986年)   《被背叛的遗嘱》(1992年)   《帷幕》(2005年)   《相遇》(2009年)   戏剧   《雅克和他的主人》(1981年)     “哲学家活化石”   米兰·昆德拉   活着就是人类的财富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   1、让他们陶醉的城市景象之美事实上并非是个幻觉,只是在被践踏、侮辱和嘲弄之后,透过自身的衰败才隐约可见。   2、放荡的迷恋,女人在其中看不到丝毫感人之处:由于男人没有在女性身上寄托一个主观的理想,他们对所有女人都感兴趣,没有谁会令他们失望。的确。就是这从不失望的本身带有某种可耻的成分。在世人眼中,放浪之徒的迷恋是不可宽恕的(因为从不为失望而补赎)。   3、人最大的弱点是善良   4、人们可以理解这个奇怪的矛盾,只要明白一点,那就是人的记忆要想运转良好,就需要不断磨练。如果往事不能在与朋友的交谈中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就会消失。……这是因为思乡之情并不能促进人的记忆活动,并不能唤起对从前的记忆。相反,它满足于本身,满足于自己的激情,完全淹没在自己的痛苦中。   5、迷途慢慢终有一归他要尘世间的上帝之国   6、与希特勒的这种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7、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8、漫漫迷途终有回归。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