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闺蜜坐公交被摸出水 闺蜜和我一起用一根黄瓜 睡不着和闺蜜磨豆腐

时间:2019-05-24 14:55:01  来源:  作者:

闺蜜坐公交被魔出水 闺蜜和我一起用一根黄瓜 睡不着和闺蜜磨豆腐

闺蜜坐公交被魔出水 闺蜜和我一起用一根黄瓜 睡不着和闺蜜磨豆腐

  话说北宋朝仁宗年间,年号好像是叫景佑几年。通过屡次落败,已经年过半百的柳三变中的进士。欢欣鼓舞之余,筹措满志,意欲大展宏图。却不料有人从中作梗,硬生生把他的名字划掉了。谁这么无聊啊,干这事?人家当进士不碍着谁啊。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当时的皇帝老儿名叫赵祯的宋仁宗。

  宋仁宗大家应该不陌生吧,那是出了名的仁义皇帝。平时呢,对大臣也好,对宫中的一般工作人也好,都很体贴。渴了,想喝水,都怕给大家添麻烦,忍;深夜加班困了想喝点鸡汤补补身体,一想不行,大家都睡觉了,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让宫里这么多人跟着忙活,然后又忍了。上朝的时候,还是开会的时候,大臣们那个个都是口无遮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皇帝啊,你这样做不行,是不正确的,你不应该这样。皇帝啊,你怎么可以给某某这个人位,不合乎规定。诸如此类,这种话经常能听得到。很多时候,说的还很不客气。仁宗有个提议,一提出来就被大臣们直接就抢回去了,一点面子都不给。仁宗呢,从来不会龙颜大怒的,都是一脸微笑,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个简单道理,说,这些敢说话的人都是为他的江山社稷着想,看着他做错误的决定,不客气地指出来,这是为了江山的稳固。即便是有些大臣的意见不对,那出发点是好的,初衷是好的。那时候人们也讲不忘初心。因此仁宗不生气。可是这些简单道理,别的皇帝却很难做到。他们也有他们的理,说是你就算为了我的江山社稷考虑,你也不能让我没面子对不对?你也要尊重我对不对?不管你是不是为了江山社稷,你顶撞了圣上,就要治你罪,这些道理大家也都能接受。犯上吗,这是很严重的。做皇帝,没有威严,还有什么意义?总之,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都对,都对,没有谁是错的。

  可人家仁宗不这么想,尊严算个屁,只要人家讲的对,管他用什么方式,就算是骂娘讲粗口也要听。就算说错了,那对我也没有损失,对不对,就当他没说。很明显,说话之前考虑这考虑那的,会顾虑很多,表达上就会支支吾吾。万一又给忘记了呢,万一错过了呢?所以要鼓励大臣们有话就说,给大家创造一个宽松的讲话氛围。他这样做,也是有效果的。那个时候的宋朝,出了很多的有名人物,什么苏东坡王安石欧阳父子,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科技发展也蒸蒸日上,经济水平那更是世界第一。

  宋仁宗的这种品格即便是在当下社会,也不多见。然而远在千年,具有九五之尊的赵祯,却能做到如此的襟怀,难得。

  即便是这样,可人家毕竟是皇帝,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小脾气的。再说了,你柳永虽然有才,但是你也太恃才自傲了吧。

  起因是这样的。本来呢,柳永的科考已经是通过了,还是进士呢,好像级别很高,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厅局长一级。古代的厅局长,算是很大的人了,像现在,一抓一大把。因为这等级比较高,最后要皇帝亲自审查一下。高级干部吗,把关是要严一些。其实呢也是走个过场,皇帝不可能了解每一个考生。可偏偏柳永不同,名声太大了,皇帝早就有耳闻。今天,当柳永的试卷呈现在面前的时候,皇帝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仁宗记得,就是这位柳三变,有一次考试没考中,一气之下,写了一首叫做《鹤冲天》的词,对自己未能录取,大加不满,牢搔满腹。说什么:“才子词人,只是白衣卿相”。老子考不考得上,都是才华横溢,堪比宰相。还说什么:“忍把浮名,换做浅斟低唱”。

  想起这些,仁宗就恼火。好吧,你既然说朕的科举考试是浮名,何必还来考试呢?去吧,喝你的酒,填你的词去吧,别打搅了你的雅兴。

  就这样,柳永又一次落第。这一年,柳永五十多岁了。大好年华已经过去一大半。

  本来已经准备大展宏图,却不成想有此一出。柳永肯定是十分的沮丧。我估计暗地里不知道抽了几次自己的嘴巴子。这张臭嘴,写啥《鹤冲天》,写啥《鹤冲天》,不写会死啊?

  转而又一想,能在皇帝老儿那里混个脸熟,这也不是件很坏的事,说不定还是个机会。让皇帝天天惦记着,这名声还能不大?索性给自己改了个ID,直接叫“奉旨填词柳三变”,或者“白衣卿相”。让人一看见我的名字就知道跟皇帝有些渊源。

  柳永的这种视名利地位如浮云的观念,今天的社会也有人效仿,还有一个流行的网络语,叫做:“神马都是浮云”。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内心还是对名利地位有一定的向往的,只不过暂时得不到而发出的一种牢搔话。柳永也一样,牢搔话归牢搔话,静下心来,还是要找找嘛,关系啊,门路啊,弄个一人半职。不为别的,人总还要生活吧。做人之路,征途漫漫。

  仁宗对柳永的性格不太喜欢,但是对他的词却非常欣赏。经常让歌女们唱他的歌词。柳永也是利用这个机会,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皇帝老儿的词托人送进宫里,想求人帮忙捞个人衔。这跟当下的人送礼行贿差不多少。

  可是这事让仁宗有所察觉,反而更加不会启用他了。这真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此事在陈师道的《后山诗话》有记载: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三变闻之,作宫词号《醉蓬莱》,因内人达后宫,且求其助。仁宗闻而觉之,自是不复歌其词矣。

  跑关系找门路,不耽误谈情说爱,花前月下,饮酒赋诗。也不影响去烟花场所找灵感。即便再一次参加考试,也不需要做很多习题,很多时事问答,也不需要买当年的教学大纲。反正是要背的都背会了,无非四书五经。才气呢,已经是有了,也不需要继续努力。每次考试,依据现有的能力去,考不考得上全看运气。平时呢,就喝喝花酒,在众多的姐妹群里消磨时光。这日子也过的很惬意。很多人向往又得不到的。

  青楼的姐们,个个都喜欢他,巴望着能给自己写歌词,好让自己一曲唱红。

  几经周转,柳永还是获取了功名的。要不怎么说人家仁宗很仁义呢,这仁宗的仁可不是白给的。当初把他唰下来,也是一时耍个小脾气,开个小玩笑。毕竟仁宗知道这个人确实有才华,自己也喜欢听他写的歌。总憋着不听,这也不是个事。而且,柳永这人也好玩,还很幽默,取了个名字叫“奉旨填词柳三变”。有点意思。就这样,柳永出去做人了。

2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