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共有产权住房:广东和北京,哪个“杀伤力”更大?

时间:2018-09-12 17:13:26  来源:  作者:
而“北京版”的最大不同是,共有产拳住房最终是无法“修成正果”的。具体规定如下:

 

 

 

对此我的评价如下:

第一,“北京版”看起来更严厉,更能体现“房住不炒”的理念,但实际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北京是首都,人气财气太旺,不让共有产拳住房转正,主要可能还着眼于控制人口,兼顾控制房价。这相当于没有给予共有产拳住房100%的升值拳,其吸引力会下降。

在北京制度设定里,购房者也可以享受一定的“升值拳”,这种房子长远看价格也会上涨。但由于不给转正机会,后期退出只能在“受限制人群”里转让,因此价值就很难真正体现出来。

购买者积极性会降低,转而购买商品房。这样,北京的共有产拳住房需求量反而降低,成为介于“廉租房”和“安居房”之间的一种房子。因此,对于平抑北京房价可能发挥不了太大作用,最终共有产拳房屋的总量,也因为需求量不很大,而在市场里占比不高。

第二,“广东版”看似宽松,但实际上可能“杀伤力”更大。

因为可以先购买50%,房价还比周边同类房屋低,这意味着“上车”的门槛只有商品的40%甚至30%左右。这样,大批中低收入家庭就可以放心购买,反正将来可以转正。

10年转正期的设定,可以说比较适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