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刘询少时多到京都三辅了解民情,因此对百姓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8],这对他的施正有直接影响[9]。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著名的有麒麟阁十一功臣。宣帝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10];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11]。在对外关系上,宣帝于本始二年(前72年)联合乌孙大破匈奴[12],而后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来朝称臣[13]。神爵二年(前60年)平定西羌,并置金城安置降羌[14],同年设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各国,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15]。
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正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16],又称“孝宣中兴”[17],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18]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19-20]。
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葬于杜陵,庙号中宗。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